“云开春晓” 砖雕门楼位于15号的轿厅之后,是轿厅通往第二进庭院的门。门楼面朝“眉寿堂”客厅,是几座门楼中规模最大、做工最讲究的一座。
“云开春晓” 砖雕门楼
该门楼石箍门框的花岗石条是八件套(古建石库门的构件有四、六、八件套之分),上下各三块,左右各一块,属规模较大的一种。二寸厚的实心杉木门扇上,贴有八分厚的小方青砖。每块方砖以四枚大头铆钉固定,既有装饰作用又有防火功能。门框内面是八字墙门洞,砖贴墙面,进深有二尺多,使门扇打开时不受日晒雨淋。门内既有竖门杠,又有横门闩。粗大的横门闩隠藏在侧方墙洞里,拉动很灵活。
门楼的顶部是青小瓦铺的屋面。屋脊的两端是闭口哺鸡泥塑,俗称哺鸡脊。屋檐口是带有图案的花边盖瓦和滴水瓦,下面有砖细出檐椽和飞椽。
该门楼的砖雕自上而下可分为四个层面。
第一层面是檐拱。屋檐下一字排列六套砖细仿木一斗三升的斗拱,斗拱之间镶嵌着五幅浅刻浮雕。中间的一幅浮雕是石榴,象征多子多孙福满堂;两边各两幅是四棵不同的仙花瑞草。
第二层面是上额枋,透雕通景“十鹿图” (图四)。图案上十头梅花鹿,有立、有卧、有奔、有逐,有翘首呜呦,有回眸顾盼,游憩在松、竹、梅、蕉绿荫丛中,神态无一雷同,刻画细腻入微。鹿在中国古代被认为是人升仙时乘坐的瑞兽,民间常以鹿的谐音来象征爵禄和富贵。
第三层面是中额枋。中间是文字匾额,两边是透雕方框(苏州民间俗称“兜肚”)。
文字匾额为钱大昕书写的“云开春晓”四个隶体大字(图五)。钱大昕(1728~1804)字晓征,一字辛楣,号竹汀,江南嘉定人。为清代史学家、汉学家、翰林院侍讲学士。曾入直上书房,授皇十二子书,参与编修《热河志》,时与纪昀并称“南钱北纪”。中年居丧归里,引疾不仕,潜心著述课徒。历主锺山、娄东、紫阳阳书院讲席,出其门下之士多至二仟人。晚年自称潜研老人,后世赞誉其为“一代儒宗”。该匾额为其在辛亥孟秋(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农历七月)归里讲席期间所题,这也是“双塔影园”历史年代的重要物证。
钱大昕题的“云开春晓” 文字匾额
左边的一幅透雕方框为“状元游街”。只见走在中间的新科状元,头戴尖顶红缨帽,身着蟒袍玉带,一身清朝官服,右手端持笏板,左手上举,高翘三个手指,气宇昂轩地炫耀着自己连中三元;状元前面有一衙役在鸣锣开道(砖雕上的锣已毁失),后面有一跟班的撑着象征朝官身份的罗伞护驾,旁边有寓意“爵禄”的瑞鹿伴行,头上飘着几朵祥云,微风吹动着云飞伞飘,好不春风得意。
透雕方框 “状元游街”(左)
右边的一幅透雕方框上也是三个人物,却是一副汉服穿戴。这在满清皇朝统治的朝代,不能随便出现的。只见走在中间的长须官员,头上戴着有一对帽翅的乌纱帽,身着蟒袍玉带,左手端持笏板,右手上扬,像是在招呼示意;官员前面有一衙役手捧包袱在领路,后面有一跟班的掌着象征尊贵身份的障扇护驾,旁边有寓意“仙寿”的白鹤伴驾,头上除了几朵祥云,还有一架硕果累累的寓意多子多福、家旺财发的葡萄。笔者思悟了很久,疑是描述仙界人物。这幅方框是“天官赐福”呢,还是“喜迎新科”呢?
透雕方框 “喜迎新科”(右)
第四层面是下额枋,透雕通景为“鱼化龙” 图案(图八)。天上祥云飘浮,海内浪涛翻滚,三条大鲤鱼,后有海马护送,前有虾兵蟹将相迎,穿越汹涌的浪涛,腾跃险峭的礁石,终于化为鲛龙游近龙宫。
透雕通景额枋“鱼化龙”
额枋的两侧饰有垂花柱。花柱上端是莲花座式的将军板。将军板下花柱正面挂的是一柄如意。花柱两侧的挂件可惜已灭失,不知为何物。花柱下端图案为荷花和倒垂的莲蓬,莲蓬上的莲籽粒粒可数(图九)。所以民间俗称此类垂花柱为垂莲柱。花柱的荷花间还有两片卷边的荷叶,荷叶中间夹嵌着一枝小巧的莲蓬。那莲蓬的尾茎弯弯地朝外翘起,就像一条卷曲的小猪尾巴,煞是可爱。
“云开春晓” 砖雕门楼的垂莲柱
“云开春晓” 砖雕门楼的匾额、图案,字情画意突出一个“禄”字。可见,坐在“眉寿堂”客厅里喝茶聊天的袁公和他的寒窗诗友们,还是非常渴望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