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砖雕和其它流派砖雕一样,清代达到鼎盛时期。扬州四望亭建于明嘉靖三十八年,清康熙、雍正间重修。西墙枋下左右砖雀替雕鳌鱼戏水,质朴生辣,几有半坡鱼纹趣味;东墙枋下左右砖雀替个雕麒麟一只,浑朴刚健,应是砖雕艺术繁荣早期的明代作品。北墙砖栏板中区雕蝙蝠仙鹤梅花鹿,与松鼠游云长春花构成福禄寿图案,雕刻细密,与其他七面墙砖雕风格大相径庭,明显为清中期重修时补刻。四望亭砖雕内容单纯,层次单一,高浮雕突出土体形象,极少配景,也不浅剔四方连续地纹,刀工粗放率直,风格质朴刚健。可惜这扬州唯一幸存于原建筑的明代砖刻,暴露于街道,随时有被翘毁的危险。
清代,沉厚饱满又峭拔精神,工整又生动,成为扬州砖雕的典型作风。清中期以降,雕工日渐细腻,出现了扇面式、卷书式、梅花式、海棠式、如意式等开光,配景愈多,层次愈趋向复杂,构图趋向繁复,题材出现了戏文故事,工艺增加了透雕圆雕,开光内一幅砖雕,便是一幅章法严谨的山水人物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