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阳春今古梦, 两般面貌忠奸情; 精雕嵌刻天工匠, 戏传千载泽晋商。其中“精雕嵌刻“就是颂扬花戏楼精美的砖雕艺术。
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位于安徽省亳州城北关隅咸宁街,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放眼望去,砖雕装饰了几乎所有可以装饰的场景——门楼、照壁、围墙、屋檐砖雕构建等。最初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清代康熙、乾隆两朝共百余年多次扩建。由于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所以俗称花戏楼,在其砖雕更是中国砖雕艺术历经几千年演变的巅峰之作。不仅艺术语言丰富,而且还浓缩着中华文化的精华,彰显中国传统文化之精髓。
唐语对于花戏楼的砖雕十分敬仰,对于先人的雕刻工艺更是惊叹不已,如今可以传承下来,唐语人深表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