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明清古民居砖雕在装饰题材和内容的选择方面十分丰富,多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也体现了福建砖雕艺匠们熟练的雕工手法,根据不同部位,题材做到有的放矢,独具异彩神韵。
第一,福建人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因此,很多题材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动物的题材有:麒麟送子、三阳开泰、狮子滚绣球、龙凤呈祥、鹿、蝙蝠、蝴蝶、鸳鸯、喜鹊登。曹墩村的壁画砖雕就很好体现了人们借用动物之相、之音来祈望福气能临家。壁画上雕刻着一只鼎,上面漂浮着祥云,祥云引来五只蝙蝠,民间百姓将这称之为:“天赐五福”“五福临门”。
植物类题材有松、梅兰竹菊、芙蓉、水仙、牡丹、百合、荷花、石榴、万年青、灵芝、核桃、荔枝等等。松树是长寿的象征,它与鹤搭配在一起,其寓意是“松鹤延年”;梅兰竹菊代表着花中四君子,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强不息,不作媚世之态;而松、竹则被称为“岁寒之友”,在寒冷的时节能坚强挺立不倒,想朋友一样相互支持的。这些植物纹样有单独作为主题,也有作为人物、动物题材的陪衬。
第二,以器物类吉祥图案为主装饰雕刻,此类素材是采用百姓认为有灵性的器物组合来寓意吉祥喜庆。例如民间俗语“平安如意”“平安吉庆”“平开三级”等。下梅村隐士居的门头上有一幅带有博古纹的砖雕,其中有一部分主体图案为花瓶里插一支戟、一根如意棒和孔雀尾,在戟上挂着磬,将这些器物组成在一起,可以通过谐音把图案解读成“平安吉庆”,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
第三,以人物类为主吉祥图案为主装饰雕刻,福建人多信封佛教、道教,因此在雕刻图案中常出现佛、观音等仙界人物,也会出现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以及孩童嬉戏等图案。下梅参军第门楼中“东方朔偷桃”是一副精美的人物砖雕。雕刻描述的是东方朔乘着祥云,肩上扛着一只从王母娘娘那里偷来的寿桃,身后尾随着飞翔的仙鹤。这幅砖雕表达的寓意是求寿,采用浅浮雕的雕刻手法,细腻精湛的雕工、形象生动的长方形构图,折射出百姓求平安、长寿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