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雕发展至今有1000多年的历史,是人们为了适应生活需要和审美需求而就地取材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是古建筑雕刻中普遍使用的一种装饰艺术形式,主要是自傲建筑青砖上雕刻出人物、花卉等图案,然后用于装饰寺塔、房屋等建筑物的构件和墙面。
徽州传统砖雕历史悠久、雕刻精致、独具一格。它是徽州古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应用自在门楼、门罩、漏窗、屋檐、屋瓴及旌表牌坊、神龛等方面,使徽州古建筑显示出典雅、庄重的效果,正所谓:“门罩迷藻悦,照壁变雕墙。”徽州建筑之所以大量使用砖雕,是它们的建筑风格密不可分的,徽州建筑多用青灰色的屋顶、白色的粉墙以及水磨青砖的门罩、门楼和飞檐等,像这样的建筑特点,将砖雕装嵌其中,适应公众对整体环境的要求,使整体建筑显现出十分协调的建筑美。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地域和时代风貌以及徽州民间的生活理想和美学追求,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在明清时期,传统砖雕艺术体现了该时期的社会文化和艺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