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村明清民居影壁的装饰纹样种类丰富、图案精美,不仅美化了宅主的居住环境,而且还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1、 对自然万物的热爱 丁村位于山西省南部,东临太岳山脉,西邻汾河,隔汾河与黄土台地巴山岭相望,北面为开阔平展的农耕天地。远古时期,这里曾是一个气候温和、水草肥美、可更可渔的理想之所。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里逐渐演变成为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的地区。这种生活生产背景下,人们对自然万物素来就有着亲切之感,更不吝于将其喜爱之情表露在日常生活的装饰中。丁村影壁的各种装饰类型中,无论是花卉蔬果还是飞禽走兽都充分表达了丁村民居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对纳福的期盼 在丁村,许多影壁装饰纹样都是以对生活的美好祝愿为题材的。养生堂门外的寿星影壁壁身边缘的八宝纹寄托了人们对吉祥如意的期盼。植物纹样往往超越了其本身的实物意义,寄寓了人们美好祝福或希望。牡丹寓意富贵。石榴因其多籽,籽与子同音,寓意多子多福的期盼。龙是中华民族创造的一种神异动物,常用来鹿在装饰中与禄同音,表示吉祥福禄。狮子是威武、尊贵、神圣的象征,是民众生活的保护神,常常被用作之宝。
3、 对招财进宝的渴求 丁村影壁壁身铜钱纹的大量存在,不仅反映了丁村民众对富足生活的追求,更多的是与明清时期丁村的历史环境和生计方式有着重要联系。明清时期,山西的经商之风愈演愈烈,已经冲击到“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念,形成追逐商业利益的社会风气。由于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商人的经营方向和财富实力各不相同。在晋中地区形成了经营票号的商帮,在晋南地区则多经营杂货的商人。晋南地区实力最强的是太平县商人形成的太平帮,而太平帮中的一支就来自丁村的丁氏家族。
4、 对知书达理的教化 丁村民居的宅主虽以商业祁家,但在封建社会传统伦理的熏陶下,仍然向往着仕途,并形成了诗礼传家、读书如实的治家祖训。在丁村影壁装饰中,最为引人关注的当属养正堂画有“风竹惊鹤”图的木雕影壁。此画原为明代官拜锦衣卫指挥使的宫廷画师吕纪的名作,该名作被雕刻在丁村影壁上,表现的是宅主丁正禧对儒雅丰富、高官厚禄的追求。同时,它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孙后代的求仕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