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魏晋南北朝阶墀与台基
2018年05月01日    点击:

魏晋南北朝阶墀与台基

阶墀,台基

墀,为室内地面。依古礼,惟天子以赤饰堂上。秦咸阳宫一号遗址地面为红土色,汉长安未央宫前殿作“丹墀”,后宫为“玄墀”,皆其例。《魏都赋》中记邺城三台“周轩中天,丹墀临飙”,应属僭越古礼的做法。南北朝时期的宫室面情况不详,梁赋中屡见“金墀”一词,具体做法待考。北朝石窟和墓室地面,多有雕刻纹饰。如云冈第9、10窟檐柱中心线以外的地面,发现雕有甬路纹饰,当中作龟纹,边缘联珠及莲瓣纹;龙门北魏宾阳中洞的窟内地面,正中雕甬路,边饰联珠、莲瓣,与云冈同,甬路两侧各雕两朵大圆莲,圆莲之间刻水涡纹,似乎表现为莲池;北魏皇甫公窟的地面也采用类似的构图;北齐南响堂山第5窟地面,中心雕刻圆莲,四角饰忍冬纹;东魏茹茹公主墓墓道地面的两侧,则绘有连续的忍冬花叶纹饰。这些雕刻纹纹样有可能是表现彆时建筑中的地面铺装形式,也可能是殿内铺设矍毯的表示。已知出土建筑构件中,很少有铺地砖,仅内蒙白灵淖古城出有,种三角形砖,厚5厘米,有可能用作铺地砖。北齐石刻中,可以见到用花砖铺设阶前踏道的建筑物形象,这种做法在唐代遗址中很常见,联系汉赋中的描述以及考古发掘出上大量秦汉时期的空心砖、铺地砖,推测南北朝时期用花砖铺设室外踏道、地面以防滑的做法也应该是很流行的。

(景福殿赋)中,以“罗疏柱之汨越,肃坻鄂之锵锵”,形容殿基高大,并侧壁有隔间版住的做法,殿基之上,沿外缘立槛(又称“棂檻”,即栏杆)。(景福殿)有“棂檻騫张,钩错矩成,类蛇,栝似琼英六即描述板镂饰句矩纹,槛上横阂(即寻杖)。横阑交接处立楔头(摺,后发展为一种装饰构件)。宫中正殿前与明间相对的橻上,又置平板日“轩”,后世皇帝“轩”即在此处,南北朝石窟刻壁画中的棂檻形式,也大致如此,槛上多饰直棂、卧棂或勾矩,为木质棂的做法。邺城铜雀台遗址出土的石螭汀,很可能是东魄时物;北魏洛阳永宁寺塔基亦出土兽形石雕,据简报,也是螭首类构件,说明当时已有石做法,但檻板与望柱均未见实物,依隋唐实物推测,其形式与木质棂大致相同·南北朝时,须你座的形式大量见于佛塔塔基及佛座中们,但是否用于殿基,尚无实证。

 


下一篇:古建筑装饰
上一篇:完全隔断

分享到:

网站首页 | 关于唐语 | 唐语产品 | 影壁墙砖雕 | 影壁墙百科 | 中式装修案例 | 服务与支持 | 古建资讯 | 免费获取方案 | 联系唐语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