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木结构与砖石混合。可以建造高层建筑,秦汉时期未央宫、咸阳宫与阿房宫皆是楼阁、所谓“檐牙高啄,钩心斗角"。史载汉代上林苑中数十种不同楼观、供帝王欣珍禽异兽·楼阎在宋画中史是屡见不鮮。画中的仙山阁.屋顶形式多样.且四周悬出平坐栏杆,仗人可登高凭栏眺望,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中国楼阁是最富诗意的建筑.历史上的名楼常见于诗文中,如李白诗“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杜甫诗“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心旷神怡“。
楼阁虽令人向往,但其构造不易抗震抗风·因此完整保有下来者并不多见。除了辽代独乐寺观音阁外。大同善化寺普贤阁、正定降兴寺慈氏及转轮藏阁也属杰作。闽西赤水有一座天后宫,它结合了土楼的技术建造出多重屋宇的阎楼.构造合理且造型优美。日本于14世战阳时期出现了防御性的城堡。主褛“灭守阁、即是结合中国楼阁与西氵羊城堡的建筑。中国传统楼图,为了表现楼阁向上逐层缩小。各层立柱并不一定对齐.因此发展出“叉柱造“及“永定柱造“两种系统。前者上下层柱亍不对齐,以斗拱传递横向力。实例以独乐寺观音阁与应具木为代表·后者以正定駑兴寺慈氏阁为代表.其二楼柱子直接落地,并附在一楼柱子内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