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西藏与云南地区的佛寺建筑砖雕艺术
2018年04月04日    点击:

西藏与云南地区的佛寺建筑艺术


 

公元7世纪,在西藏吐蕃王朝松赞干布时期,由印度与尼泊尔直接传人的密宗佛教逐渐在西藏占了上风,大约在10世纪后期形成了富有特征的藏传佛教,俗称为喇嘛教。

密宗佛教特别讲求仅规,对设坛、供奉、诵咒、授戒等都有一套严格规定,内部管理与组织也十分严密,佛寺中不仅有总管和尚,而且还分设有管纪律、查违法,领众诵经,管理学经、辩论、考试等方面的专职喇嘛。由于实行政教合一,不仅寺院中僧职也起到官职作用,总管还代表寺院出席地方政府的重要会议。藏传佛教的节日有正月的祈愿法会、四月的佛诞生、六月的雪顿节、七月的望果节,这些节日由于与当地民间的传统节日相结合,因而持续时间长,参与的人数多,在西藏几乎全民信教,这些佛节也几乎都成了全民的盛大节日。政教不分,全民信教,连续的节日与繁琐的宗教礼仪,诸种因素促成了西藏佛寺不仅内容多,而且规模大。一座寺院除了殿堂、灵塔、经幢、僧舍外,还包括办公房、私人住宅、街道等,一座大寺院如一座小型城镇。这些藏地佛寺在形态上也具有鲜明的特征。它们在建筑布局上根据西藏高原多山的具体情况,依地势而设置殿堂,不强调中轴对称有秩序的合院形式,在个体殿堂建筑上,既用汉地的宫殿木构架又结合当地雕楼石结构的形人在建筑外部与室内装饰上吸取了尼泊尔宫殿与寺庙的装饰风格,从而创造出一种西藏寺庙所特有的坚固、宏伟、鲜明、浓烈的特殊风格。有代表性的就是西藏拉萨的大昭寺和布达拉宫。

建筑砖雕

大昭寺始建于7世纪,正值吐蕃王朝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的尺尊公主和唐朝文成公主人藏,她们都是佛教的虔诚信徒,各自带了佛经与佛像来到拉萨,大昭寺就是为供奉与收藏这些经、像而专门修建的佛寺。传说当时是由文成公主选寺址,尺尊公主主持修建,后经元、明、清三朝多次扩建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建筑面积达251m多平方米。佛寺主殿用石筑外墙和汉地殿堂的木构架与斗棋,而在寺内廊的檐部又用具有西藏特征的成排伏曾和人面,师身木雕作装饰。殿堂顶部金瓦铺筑,屋脊上高耸着金塔与法轮,在阳光下闪闪发光,表现出西藏佛寺特有的魅力,走廊与殿内满布壁画,除了表现藏传佛经的内容外还有“文成公主进藏图”和“大昭寺修建图”,这些壁画在描绘形象上都很逼真,在色彩应用上,不但颜色艳丽,还创造了一种在黑色底了上描白线加点彩的方法,使画面在鲜艳中略带深沉而神秘,形成了一种西藏壁画特有的风格。

坐落在拉萨市红山上的布达拉宫是松赞干布为纪念与文成公主成婚而兴建的,始建于7世纪,后毁于雷火与兵燹,现在的布达拉宫是17世纪后陆续重建与扩建的。这是一座体现了政教合一的大型宫殿寺院,全宫分作白宫、红宫和山脚下的雪与龙王潭四个部分。面积的白宫是西藏领袖达赖的宫殿,喇嘛诵经殿堂与住所以及僧官学校也在这里,红宫是历世达赖的灵塔殿和各类佛堂,山脚下的雪部分是地方政府机构、监狱以及为达赖服务的作坊等,龙王潭为宫中的后花园。

布达拉宫几乎占据了座红山,从底到顶高达11719米,外观完全采取了西藏本地的雕楼城堡形式,上下13层,但在顶层仍采用汉地宫殿的歇山式屋顶和成排的斗拱。宫殿上下左右联为一体,高低错落,宫墙红白相衬,宫顶金色闪烁,气势雄伟,表现出西藏寺庙独有的粗犷与雄劲之美。清朝乾隆年间,朝廷为了团结藏、蒙地区的政、教领袖,特地在河北承德兴建了多座喇嘛教寺庙以表示对少数民族的尊重。其中的普陀宗乘之庙是仿布达拉宫,须弥福寿之庙是仿西藏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而修建的。在这两座庙里都建有高大红墙或白墙的主殿与配殿,寺内殿堂不求规则对称而依山势布局,灵活而多变,展现出西藏

寺庙的雄姿。

云南傣族等少数民族地区信仰的佛教是属于巴利语系的上座部佛教·大约在7世纪中叶由缅甸传入,称为南传佛教,当时佛经的传布只是通过耳听口传,没有建立寺庙。直至16世纪明朝隆庆时期,由缅甸国王派来的僧团才带来佛经与佛像,在景洪地区开始大造寺、塔,并将佛教进而传至德宏,孟连等地,使上座部佛教得以盛行于傣族地区,从而发展到人人信教,村村有寺庙的局面。

傣族地区的佛寺既直接受到缅甸、泰国佛寺的影响,又结合当地民间建筑的特点,形成这个地区特有的一种佛寺形制。佛寺的主体建筑是佛殿,殿内供奉着高大的佛像,所以这些佛殿的屋顶都很高耸,体态庞大,为了减轻这些屋顶的笨拙感,当地工匠对它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处理。首先是把庞大的屋顶上下分作几层,左右又分作若十段,让中央部分突出,使硕大的屋顶变成一座多屋顶的组合体,其次又在屋顶的几乎所有的屋脊上布满了小装饰,动物小兽,植物卷草,一个挨一个,中央还点缀着高起的尖刹,使这些不同方向不同高低的正脊、乖脊、戗脊仿佛成了空中的彩带,在屋顶的山面装钉着博风板,两块博风板在屋脊的交会处钉着一块尖尖的悬鱼。佛寺以佛殿为中心,四周散布着小型的经堂、寺塔、僧房与寺门,它们之间没有中轴对称的关系,布局灵活,只在寺门与佛殿之间有小廊相连。所以这里的佛寺不论在总体布置还是个体建筑的形象上都表现出傣族地区建筑群体布局灵活自由和形象轻巧灵透的特殊风格。

 


下一篇:北魏私家园林
上一篇:四大佛山

分享到:

网站首页 | 关于唐语 | 唐语产品 | 影壁墙砖雕 | 影壁墙百科 | 中式装修案例 | 服务与支持 | 古建资讯 | 免费获取方案 | 联系唐语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