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动态
四大佛山
2018年04月05日    点击:

四大佛山

 四大佛山

佛教的四大名山分别是山西的五台山、四川的峨嵋山、浙江的普陀山和安徽的九华山。山西五台山位于五台县,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顶上都有宽广平坦的台地,故称五台。相传这里是佛教文殊菩萨显灵说法之地,所以早在北魏时期就在这里修建寺庙,至北齐时(6世纪),五台寺院就有200余座,至今还留有寺庙百余座,其中著名的有台内的显通寺、塔院寺,台外的佛光寺、南禅寺等。蛾嵋山位于四川峨嵋县西南,因山势逶迤延伸,其状如少女一弯秀眉,故称蛾嵋。相传为普贤菩萨显灵说法地,自魏晋时期即开始建造寺庙·逐年完善,最盛时有寺庙巧0余所,至今尚存20余座,其中万年寺还保存着一尊宋太平兴国六年(980)铸造的重62吨的普贤铜像。普陀山位于浙江舟山群岛中的普陀县岛上。相传这里是观音菩萨显灵说法之地,佛经中有观音住南印度普陀洛伽山之说,故简称此岛为普陀山。岛上有著名寺庙普济寺、法雨寺、慧济寺三大名寺和数十座庵庙。九华山位于安徽青阳县,原名九子山,因山有九座峰,其状若莲华,唐代诗人李白赋诗云:“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绣出九芙蓉。”因而改称九华山。相传为地藏菩萨应化的道场,山中有大小佛寺70余座,著名的有祗园寺、百岁宫等。

佛寺与山岳的结合并不是偶然的事。早期佛教不允许僧人从事劳动生产,僧人主要依靠托钵化缘乞食为生。但是这种制度传到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中国就行不通了。僧侣不可能完全不务农事,不劳而食,所以早在南北朝时期,佛教寺院拥有本寺院的农田,开始经营农业,依靠托钵化缘乞食己经不是谋生的主要手段。寺院经营农业的情况到唐朝更为普遍,一些著名的大寺院不仅享有朝廷免税、免兵役等特权,还拥有大量田产和土地。随着佛教的发展,僧人数量的增加,在民间开始出现了大量自建的寺庙,这些寺庙为了不与城市争夺土地,多向远离城市的山林地区发展,选择山、野地,开农田、建寺庙,自己养活自己。加以佛教的诵经修行本来就需要远离尘世,避开喧哗,打坐静思,僻野山林是这种禁欲修身的理想环境,于是佛寺由城市转向山岳丛林。

佛寺进人山林,不但获得了理想的环境,也使佛寺得到发展。山林得到开发。峨嵋山山势层峦叠嶂,幽谷深邃,主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次峰金顶海拔3m5米,沿山势沟谷纵横,水流潺i孱,林木茂密,郁郁葱葱,诗人李白曾经遍游名山大川,他给蛾嵋以极高评价:“蜀国多仙山,峨嵋貌难匹。"所以早在汉朝时,山中就有了简陋的小庙小寺,到唐宋时期,大小佛寺日渐增多。那些有见识的僧侣选择在山脚、低山区建造报国寺、伏虎寺、华严寺,在山腰安置万年寺、清音阁、仙峰寺等,这些寺庙或依山或跨水而建,或成群组,或单体散置,都处于山林之中,与自然环境融为一体。尤其利用万佛顶与金顺的位置建造小庙,在最高山峰上,不但可以俯瞰群山,在天空晴朗,阳光斜射到一定角度时,可以见到在高山云海上显出一道彩色光环,僧人将这不易见到的奇观称为“佛光”,附会是普贤菩萨显灵。这“金顶祥光"不但带了佛教神秘色彩,而且成了峨嵋四大奇观之一。浙江普陀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峰连绵,岛北最高山峰菩萨顶海拔29L3米,向东南,一路山坳、盆地相连,其间奇石遍布。古人将几座大寺分别建造在山顶、山坳与山低处,并利用奇石制造了二龟听法石、心字石、盘陀石、云扶石等石景景点,既富有宗教意义,又成为有意味的自然景观。古人因善于和巧于应用这山岳环境而使佛寺得到延伸,佛寺不再局限于院墙之中而向四周的自然山林扩延开去,而山林也山此得到精心的经营与开发。


下一篇:西藏与云南地区的佛寺建筑砖雕艺术
上一篇:浮图与中国塔

分享到:

网站首页 | 关于唐语 | 唐语产品 | 影壁墙砖雕 | 影壁墙百科 | 中式装修案例 | 服务与支持 | 古建资讯 | 免费获取方案 | 联系唐语 |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