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壁的贴面装饰语言和装饰位置
古代战国建筑就采用了贴面砖,因贴面砖有很好的装饰效果,因此多用于建筑显著地位置,在影壁中也十分常见。
影壁的装饰材质基本上分为素面影壁即砖雕影壁、石雕影壁、木雕影壁和华丽影壁即琉璃影壁两大类。砖材料最为常见且经济得到推广。以砖材料砌影壁时,在影壁上施以雕饰,磨砖对缝法是最为常见的样式。北京四合院的砖雕影壁生动自然,线条流畅;木影壁则存世稀少,因为年代久远,并易毁,目前只有在北京故宫的宫院中可以见到。
石造影壁不多见,因材料加工方面的复杂而没有得到发展,位于北京故宫俗称“绿影壁”的明代襄阳王府门前的石影壁,壁身中间饰以二龙戏珠,四周围绕形态各异的99条小龙。琉璃是中国古代较尊贵的建筑材料,一般只有皇家使用。最为高级彩色琉璃影壁是“九龙壁”,它是琉璃贴面语言中极富代表性的实例。现存世琉璃影壁只三件,两件于京,一件于晋,于晋是体量最大。另外中国各地还有一龙壁、三龙壁、五龙壁等。
影壁是具有一定装饰艺术特色的一段独立短墙。一般置于门内,为内影壁,异或置于门外,称为外影壁,少数置于门两侧,或者是独立的一段独立影壁。一般而言,影壁都位于建筑物前方,不少小型建筑群的门前有很多这种影壁。门内影壁多出现于皇室寝宫和宅邸院门里,北京四合院内随处可见。门边影壁,以八字型常见,北京故宫乾清门两侧就是一个例子,而设在宁寿宫内院和故宫养心殿四座孤立的琉璃影壁既不在门外又不在门内也不位于门边,它就是一件孤立的艺术品。